抵御消费主义的mindset

即把消费归类,1、从无到有的提升。2、满足出于健康考虑的改善性需求。3、体验性改善性需求。

1一定要购置,2也要配上。

需要仔细斟酌的是3。这个体验性需求最好一定要跟production相关,才配备。否则就不做购置。

有几类人容易被消费主义侵袭:器材党、比如想学乐器,先把各种琴配上,还得配最好的,研究了一大通各种好的坏的,最后也没学个什么水平。这其实就是人并不真正喜欢那样事物,而只是对消费、对开箱器材感兴趣而已。我妹妹就是典型的三分钟热情,前段时间就嚷着要买钢琴,我就跟她说,你先确定自己是否真正喜欢音乐。结果,一个简单的拒绝就终结了她的请求,这果然就不是真心喜欢,只是凑热闹、想消费。真心喜欢音乐的,植松伸夫就是用瓶瓶罐罐、锅碗瓢盆也能做出动听的音乐,他们对音乐的执着也绝对不是你简单一句拒绝就会消停的。如果没法拥有乐器,就是口哨他们也都能吹得比一般人好很多。那种对音乐一点感觉都没有的人,反而喜欢买一大堆的琴,对各种器材的好坏对比得一清二楚。所以,一开始不要考虑性价比,用低成本先试一试自己是否真正喜欢这样东西,再做配置。可以少量购买,如果发现其实不那么合自己心意,也不用担心沉默成本过多。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人与人的天赋是非常不公平的。为了不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被那些拥有天赋的人吊打,开始之前确保自己是拥有天赋的那一个,非常重要。

写作者必须避开人声鼎沸的时间段

最近Covid raids the continent,为了生命安全不能再熬夜,于是必须开始转变。写作时间转变为了早上起床以后,到9点以前。这样的方式更为健康,也更可持续。我记得某作家(好像是村上春树)也是凌晨4点起,工作到早上8点。写作并不是一定得在晚上,只要避开人声鼎沸的时间即可。

同时,避免接触自然光,可能是强化写作的一个原因。尽可能拉上窗帘,用灯光照明写作。

 

总结一下新冠的对抗药物:

Pfizer Paxlovid, 150mg PF-07321332 + 150mg ritonavir(拜登使用),国内之前有售时售价大概2500-3500RMB一盒这样子。

Remdesivir 10ml注射液(Trump使用,比较神奇的是Trump75岁的年纪,用了这药对抗原版covid(not so sure),一周就痊愈了)

MERCK Molnupiravir

For further info, see link.

事前防范:

口罩(不需要N95,普通就行。当然华西在用介于LIME和SLIMY GREEN之间的绿色的N95。最近对于颜色的区分越来越敏感了,笑)

酒精喷雾

 

症状消除:

发烧:Panadol(扑热息痛)

其实我觉得都没有必要用。只要做好事前防范,基本都不会有太多症状。少量的接触病毒就当打疫苗了。

好东西不可乱分享

好东西不可乱分享。

22年5月份的时候,我一个帖子好像让某些人意识到了商机,原来2块钱的东西,一路从3块、10块、20块最终炒到了50块钱。

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准备把帖子删掉,结果发现帖子无法删除,被锁。

回想起最近有人炒作PSV,还买了B站首页的流量造势,真的对这一小撮人是服气了。什么东西都能拿来炒一炒。哪怕这炒作的东西一文不值。

他们真的只需要一个点,这个点会让人感觉make sense,然后就悄悄垄断货源,开炒。当意识到价格已经上涨的时候,说明货源已经都在他们手上了。

对这一小撮人来说,真的就是一点正事都干不得,那么点时间就用来炒作了。

虽然呢,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算问题,就算炒高了,也不过就那么点钱。而且,对付他们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拖。拖个五年,市场不买单,他们最后也就当垃圾处理了。但是吧,这倒让我认识清楚了国内一小部分人的做事风格。也算值得了。

除开币圈、NFT各种群魔乱舞,目前我知道的炒过的实体东西:球鞋、异度之刃2限定switch手柄、泡泡玛特、肯德鸡可达鸭手办、PSV、G80 3000系白色键帽。这所有的所有,都是脱离了价值以外的东西。这里面所有的东西,价格都撑不过2年,就会出现血崩,然后一地鸡毛。我看过巴菲特的一个采访,他说他知道很多企业有fraud,他知道他们在搞什么飞机,但是为了不得罪人,他也不会拆穿。但是他不会去碰那些公司。

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如果你发现了好东西,别去互联网上乱分享,你的分享可能给炒作者以灵感,让他们把价格搅得天翻地覆,最终市场会变成一地鸡毛。永远不要低估这些人扰乱市场的能力。现在股票市场全面铺开大数据监管,他们就转移到线下平台了。

同样,推而广之,其他方面的所谓“标准”,也不要到处去公开。一旦公开标准,这些人就会搞出什么“补习班”之类的奇葩玩意,比如名媛补习班,应聘补习班,大大增加了正常的筛选成本。就拿名媛补习班来说,他们的大姐大,小田,压根没有花到王大佬的钱。王大佬是净身出户,小田最多拿到了一个虚名,和一个内部人控制公司的好关系。可惜天不遂人愿,他们在一起以后没过多久,王就被超级铁腕的傅大佬撸掉了其在公司的名誉职位,现在只能靠这个超级内部人控制公司的内幕交易来养老,小田也只能靠着这个虚名到处碰瓷名人赚钱,呜呼哀哉。(我本人对傅大佬没有任何意见,我还挺喜欢他的。)

很多人想嫁豪门,其实上,真正嫁进大佬家的两位最出名的名人,他们离婚的时候都是净身出户,最后变成了借鸡下蛋的那只(公)鸡。不要想着不劳而获,相信等价交换,提前做好准备,在最坏的情况下也要独立地存在于天地之间,这样才能在人生长河中稳如金汤。相信等价交换,增加自身价值,这是永远不会错的。八面玲珑、油嘴滑舌是没有用的,大家都不傻,挂着个title就想白嫖价值的人很快就会被处理掉。

电话增信的一种方式

昨天收到建行的电话,跟我说加他们企业微信。该客服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我在通话中的忧虑——电话是一种落后时代产生的沟通方式,我在电话中,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验证她说她是建行工作人员这一身份的”,在电话里,无论她说她是谁,我都无法以任何方式进行验证,所以我必然会默认她说的是假话。用互联网的述语来描述,电话是一种http通讯,我无法以任何方式验证通信不会受到中间人攻击。

但是,当我抱着对他身份是否属实的顾虑,加了他提供号码的企业微信以后,企业微信端的身份资质验证就打消了我的顾虑。这相当于企业微信充当了增信机构。相当于微信就成了颁发证书的增信机构,部分消除了电话中谈正经事情的风险。

冬天早起是无比简单的一件事情

冬天早起是无比简单的一件事情。

只需要做到:晚上10点睡着逐渐转移到晚上9点睡着。然后,每天睡够了自然每天以半小时的速度更早起床。

冬天起床直接把电热毯开到最热,听点阳气重的歌,就自然起床了。

中国的人才密度就目前为止还是很低的。但其市场要价可一点都不低(能理解,生活不易)。能自己做的事情就尽量自己做。中国可不具备像Elon Musk或者Steven Jobs那样挑剔人才的可能性。

似乎并没有必要量产法棍、衣物发霉解决方案、羽绒服机洗心得

似乎并没有必要量产法棍。只要买法国T65面粉,做成馒头,结果是一样的,只要达到目标,过程不重要。这样甚至可以买法国的T110、T130、T150、T170面粉吃吃看。

另外有个心得,现在的樟脑丸都不要买。潜在隐患很大。容易致癌和引发白血病。

如果衣物发霉,白色衣服就用双氧水浸泡,然后再用洗衣机来洗。没有办法提供阳光的情况下,双氧水就是霉菌的克星。双氧水在药房有卖。

另外就是羽绒服,不能用超过30度的水去洗,如果发霉了就用冷水兑双氧水浸泡,再用机洗。对羽绒服来说,主要通过羽绒来降低空气流动,来实现保暖的效果,洗涤伤害大小由大到小排序分别是:干洗(破坏羽绒结构,导致不保暖)>超过30度水温洗>机洗>手洗。我个人建议羽绒服直接机洗,管它标签上写的有的没的,不虚,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手洗,如果一件衣服设计上不能机洗,那是它的设计缺陷,不惯着。洗烂了就直接换新的。

外用消炎药、抗菌药的区别

最近终于买到了能解决眼病的药了。也让我发现了消炎药、抗菌药的区别。

(1)外用消炎药只是消除身体炎症的反应,并不解决病根,而只是抑制身体发炎。比如眼病中的普拉洛芬就是消炎药,它只负责消除眼睛中引发炎症的原因,也就是说,它并不负责杀灭眼睛中的病菌!消炎药会起作用的基本原理,是先把炎症压下去,利用身体自身的抵抗力来杀灭病菌。但是,如果致病菌较为顽固,身体自身抵抗力并不足以杀灭他们,在药物的抗炎作用消退的时候,炎症就又会复发了。这也是为什么使用普拉洛芬这类消炎药的时候结膜炎会反反复复的原因。

(2)外用眼药水中,抗菌药是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或者“抑制细菌的DNA螺旋酶而起杀菌作用”的药物。如果是顽固致病菌引发的眼睛炎症,那么则必须使用这类药物。这类药物的有机化学式也是非常类似的,都是一个苯环-吡啶环[1]作为主体,苯环上接一个哌嗪基[2],吡啶环上还有一个酮基[3],所以发挥作用都差不多。

具体的是:

Ciprofloxacin lactate
Lomefloxacin hydrochloride

photo from: [4,5]

(3)外用眼药水中,埃美丁-富马酸伊美斯汀滴眼液是抗过敏药。如果你将周边过敏源都清理干净,(比如用吸尘器把周边灰尘都吸干净,墙壁上的灰尘、纱窗上的灰尘、窗帘取下、窗帘轨上的灰尘清理干净),仍然会复发,那么就不是过敏导致的,可以排除掉过敏性结膜炎。

(4)抗病毒眼药。比如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病毒跟细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药物。其实药物并没有办法直接对付病毒,只是作为病毒DNA聚合酶的抑制剂,作为病毒DNA聚合酶的底物与酶结合并掺入病毒DNA中去,因而终止病毒DNA的合成。

好像原理都差不多。包括国内宣传的辉瑞Pfizer的新冠特效药Paxlovid(药物名奈瑪特韋/利托那韋(Nirmatrelvir/ritonavir,NMV/r,NMV-r)[6]),也是通过阻断病毒的复制来发挥作用的。

(5)接(2),所有抗菌药都需要检测是否过敏,以前医院做的皮试,就是检查过敏反应的。(2)中所述的外用抗菌药仍然可能造成过敏反应,只是因为外用,就算过敏,剂量也不大,直接停药即可。

现在国内为了防止出现超级细菌,都尽可能停止使用抗菌药了,而且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是否对青霉素、头孢等常用抗生素过敏,因而皮试很少见了。

天底下唯一绝对公平之事

天底下唯一绝对公平的事情,就是人才的诞生并不根据财富或者权力的聚集而聚集,而是均匀分布于所有家庭之中。这就像挖矿一样,究竟哪里有矿藏资源,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才可能诞生在任何一个家庭,不管这个家庭的家境是普通、贫困还是富有。

交通安全系统性风险(灰犀牛)

交通安全系统性风险(灰犀牛)

看了几个交通安全的视频,我发现除了路怒别车、疲劳驾驶、不长眼睛的故意情况,基本上事故都是固定的那么几类。就算自己遵守交通规范,也要防范其他人可能犯的错误,在可能出事故的地方鸣笛并减速。毕竟就算自己无责,发生事故首先会耽误很多时间,其次别人不见得赔得起,或者别人不见得在失去亲人的时候就那么讲道理,第三避免伤害能积德。

1红绿灯第二道盲区,第一道拐弯道与第二道直行道一个红灯一个绿灯,产生盲区933 2:27 932 2:39

2红绿灯中间穿行盲区933 2:40

3单行道中间停车盲区或者固定靶933 3:00 932 5:55(不太贴切)

4对面远光灯盲区,有可能远光是路灯引起的。(933 2:16 934 3:51(不太贴切)路灯远光盲区)

5、雨天甩尾。933 1:40 932 2:02 

6、拐弯直行碰撞。933 3:14

最惨的是直行在大货车盲区遇到拐弯大货车。

932 5:23  (不太贴切)

7、并道相撞。932 2:18 

8、移动盲区,电瓶车或行人卡着极限横穿一道汽车形成移动盲区,被二道汽车撞飞。一道汽车充当移动盲区。(934 6:49 933 0:08 933 1:11 933 3:54,电瓶车提供盲区,这也行)

 

数字解释:空格前为视频编号,空格后为视频时间。

932 小伙围观车祸现场,结果自己成了主角!卧龙凤雏!【932期】[1]

933 公交车斑马线前不减速,大爷当场躺下打开汽车之家~【933期】[2]

934 认识10年的朋友打牌起争执,回家路上相遇竟开车狂撞!【934期】[3]

 

喜欢骑摩托车、溜冰鞋,容易出问题。932 0:44 被撞飞出去只要后背着地(即后脑着地)就是死亡。

有安全气囊的汽车,只要AB柱不折,只要别钻到大卡车后的下面形成刀削,一般很少会有生命危险的。

紧急情况宁可碰撞不改方向。不要因为蠢蛋而惩罚自己。

还有就是,全中国的商品房都是那个鬼样子。你无法通过视频区分城市与城市的区别。

视频里都是黑色或者白色车出事故。红色黄色很少出事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