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区别
国外并没有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区分法,应用数学,是我国从积贫积弱时代走过来的现实缩影,当时国家几乎完全没有科研能力,只能是照着国外的数学知识学现成的,学到点东西就拿来用,于是有了“应用数学”这个东西。这可以说是我国建国初科研能力弱、急功近利的缩影,现在已经有了很大改观。
事实上,数学并没有“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这样的分野。所有的数学,本质上都应该是理论数学。如果你拿数学去做应用,从论文发表的角度你这个工作是不能算数学类的成果的。可以发到相应学科的顶级期刊,但是这样的工作不能算是“数学”的工作,贡献太小了。所以,国内所谓的“应用数学”,其实压根不算“数学类的研究”。因此,“应用数学”是不应该设置博士点的。如果高校想教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toolbox”,那么该校可以设置运筹学专业(而且下辖于工业工程学院),但这些东西不应该叫做“数学”,尤其不应该出现“应用数学博士”。简言之,数学,它就不应该负责应用这一滩子的事儿。如果要应用,请到对应学科进行论文发表。
与照本宣科学习现有的定理不同,“理论数学”,它的核心在于两点,一是创造概念。数学本质上是描述逻辑的学科,而新概念必然带来新性质,这会推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究竟怎样创造新概念、新定义?怎样把握这个创造的方向,使其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兴致?这只有数学家才有这样的sense,这样的感觉。第二个,是证明的思路。与实证科学的应用统计方法的methodology不同,理论数学的核心methodology,是证明的思路。而证明的思路实际上是不拘一格的。真正的数学家看别人的数学论文,也主要会借鉴的是其证明思路,除了把握方向,证明是其主要价值的部分。这也是普通学者难以参与理论数学的原因,普通人根本没有创造新概念、新定义的方向感,普通人难以在不拘一格的证明中找出证明套路。而实证科学,为什么从事这块的人多呢,因为实证的methodology是定死的,每个人都能来参与一下,甚至统计软件学会跑一跑,就能发文章了。而数学的证明,真的没有一个标准的方案,不少的证明需要精心挑选一个非常巧妙的切入点,这是很费思虑的。
一个国家如何能称得上真正的强大呢,那么必然是理论数学强,一个国家才强。与GDP无关。二战前的德国,有不少极其优秀的科学家,比如理论物理界的冯卡门,这些人二战以后都被美国和苏联挖走了,后来德国就只能造造汽车这样的低阶生意,高端的飞机、航天跟它没什么关系了。又一例,苏联率先实现载人航天以后,突然在1965年戛然而止,停止了与美国的太空竞赛。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赫鲁晓夫要求苏联科学家一定要在他访问美国的时候,将苏联的洲际导弹成功试射出去,“给美国人点颜色看看”。结果航天口的领导过于急躁,在条件不成熟时仍然下令坚持发射,导致200多名苏联航天科学家在事故中被烧死,自此以后,苏联再也没有能力跟美国在航天领域竞争,于是就放弃了航天这一块的竞争,任由美国实现载人登月,也没有能力追上。科学家,尤其是所谓“理论数学”的科学家,是一个国家难以估价的宝藏。一个核心理论科学家的价值,比一千万个普通人的价值还要大。如果没有他们的贡献,一个国家很可能会遭到外国的价值剥削,所以哪怕再浮躁,也尽可能要对理论学者多一些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