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策略

最近Windows 11 ARM在Mac上的表现非常好,高通上一般,其他ARM表现则很差。这不禁让我有一种感觉,微软在跪着迎合苹果,希望能保持自己完整的情况下继续兼容Mac。

这看起来是微软卑躬屈膝,实际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策略。微软已经不是第一次有这样的经历了。在IBM的Lotus 1-2-3远远比Excel流行的年代,微软在开发Excel时发现,当他们提供了“导出为Lotus 1-2-3格式”功能以后,Excel的用户反而多了起来。这就很诡异,明明是树立壁垒、防止转换为对手格式更好吗?事实并不,越是害怕用户转换为竞争对手格式,用户越不敢用你的产品。因为处于领先地位的产品正好是竞争对手的Lotus 1-2-3。

现在苹果的M系芯片势头非常猛,整个自己励精图治攒出了一整个Intel+微软的规模啊。所以微软会去主动做ARM Windows 11来兼容(带有硬件Rosetta转换器的)Mac,为的就是让Mac用户能有一个可以get by的方案,当他们能有一个pathways to get by, they won’t devote the efforts to create a whole bunch of brand new tools. That will save Microsoft Office toolkit from being replaced. Historically, the Office toolkit rumbles on through many challenges just like this one. And once again, they survive by proactively reducing the cost of completely replacing the toolkit for the industry. That’s the gist of Microsoft’s business model.

Disclaimer: Windows is trademark of Microsoft. Mac is trademark of Apple Inc.

我心目中最牛逼的大学排名

完全主观的排名,纯野榜。

排名标准:

1)、以研究为排名标准,完全不考虑教学。

2)、以数学、工程学、经济学的研究实力,尤其是尖端研究实力为排名标准。完全不考虑医学、法学这类传统强校的优势学科。权重方面,数学>>工程学>经济学。Specifically,对于世界数学专业排名前5的大学,数学>工程学+经济学;对于不在世界数学专业排名前5中的大学,工程学+经济学>数学。可以看出,这个榜对数学强的大学格外有利。如果数学在前5的大学,不需要工程学、经济学靠前就能入榜。而数学专业不那么强的大学,必须工程学和经济学同时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入榜。

3)、以创新创业的适配程度作为考核指标。整校有理工动手传统和创新创业传统的优先。

4、数学排名参考ARWU math ranking[1]。工程学主要以Electrical Engineering和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Operations Research为主要排名项目[2]。经济学标准[3]。数学拥有绝对的权重优势,但是同时在工程学和经济学胜出的大学仍然有高的权重。

5、这么排的理由:近30年以来,绝大多数startup founders graduate in these majors. Elon Musk majors in physic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Jeff Bezos majors in EECS in Princeton. CEO of Blue Origin(Bob Smith) majors in math, engineering and economics in MIT (and other institutions). They constitute the most creative people in the world.

结果:

1、Princeton University

2、MIT

3、Stanford

4、Paris-Saclay University

5、Sorbonne University

6、University of Cambridge

7、University of Oxford

8、ETH Zurich

9、New York University

1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研究兴趣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人说自己对研究不敢兴趣,那么很可能是他没有找对你感兴趣的方向。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自己的一分根据地,只是一些人因为taste不同,所以他们的研究兴趣会非常地高端,或者说没有那么多人会去研究这个方向。这部分人想要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比其他人更困难一些,其他同学或者老师的研究方向并不能给予你任何参考,你需要自己在学术的海洋里自己去试。

之所以部分人的研究方向冷门,也许是因为该方向对智力有最基本的要求,导致绝大多数人读不懂或者无法轻易读懂该方向的论文。所以,如果一个人对大家都在做的研究不感冒,或许是因为大家的研究方向都太过于简单了。因为简单,所以大众,这是必然的。但是也因为简单,所以无趣,一些有taste的人,会不感兴趣。对这一小部分人来说,换一个更难一点的方向,或许会更容易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如果一个人发现了自己的研究兴趣,即使某一天他赚钱赚够了,也仍然会回来做研究,这就是内生的动力所在。人的一生就是要响应内心的呼唤,找到自己的true calling。

苹果的定价策略

苹果的定价策略很有意思。举其中一个点,它的选配型号是性价比总是比标配丐款低很多的。比如Mac mini入门款价格是3700元,但是如果要将内存由8G升级到24G,那么就上升到7074(加了10G网口选配675元,磁盘不变256G)。但是你会发现,7074的性价比就不如9200元的丐版Mac Mini,因为后者CPU升级到了M2 Pro,内存虽然只有16G但内存带宽由100Gb/s升级到了200Gb/s(这个很重要,相当于内存性能翻倍),CPU多了两核心(8->10个),GPU多了60%(10->16个),磁盘升级到了512G而且读写性能超过7074元256G磁盘的两倍以上,但是9200元的M2 Pro版丐版Mac Mini内存16G我还不满足怎么办,加到32G的话,价格就来到了12574,又没有13500的丐版Mac Studio有性价比了。13500的丐版Mac Studio默认配置就是M1 Max、32G内存、512G磁盘、标配10G网口、400Gb/s的内存带宽。尤其是这个400Gb/s的内存带宽决定了它的性价比远远超过12574元的M2 Pro版丐版Mac Mini。

于是继续等吧,等M2 Max的丐版Mac Studio发布。

苹果这个定价策略真的很像一个supermodular game,苹果通过monotone (decreasing) differential payoff(payoff为good value,性价比),来让消费者主动切换更高一级别的均衡(购买方案)。每一个消费者都会有一个性价比容忍底线h(θ)值,当超过这个threshold值以后,消费者就会选择主动加钱升档,以提升自己的性价比,让自己拿到一个good value。苹果也可以借此增加自己低需求量的高端产品的销售额,让本来低端产品就能满足日常使用的消费者,去主动地升档为性能过剩的更高性能款。

另一个苹果通过选配玩转经济学的例子就是价格歧视。苹果的显示器选配支架(3000元)为什么那么贵,因为苹果需要通过显示器支架实现对消费者的筛选和分类,不在乎钱的人,也不会在乎3000块钱一个的显示器支架(甚至XDR的选配支架要7800元,一个支架几乎(7800块加2000块)是一台5K显示器本体的价格)。在乎钱的人,自然不会加这项选配。这样苹果通过就既拿到了最大价值,又让消费者主动地购买他们并不需要的超额配置,降低了高端产品的库存(高端产品总是销量低的)。国内总有人觉得学经济没用,那是穷怕了,稍微学点什么就会想,我学这些能换多少钱呢,我会点那个能换个多少钱呢,经济在国外可是可有用了。不少生意能良好运转的根本逻辑就源自经济学中。

最近太忙了啊

最近太忙了啊。抽空mark一下。主要有两个心得。一个关于功勋型下属怎么处理与中央领导之间的关系,一个关于身体方面最近总是有点微微肚子疼、吃完饭走路会因为肚子左边有感觉、走路都走不动的问题的对症解决。

一、

最近B站有一个叫“平兄”的讲三国历史的UP主,讲得很好。他讲西北权臣有三条出路:

1、交出兵权。这类人下场很不好。如在地方杀尽羌人的一代名将段阙进了洛阳还要给阉党当走狗,一旦市场进入存量,想从既得利益者手中得一点点东西都需要跪着。

2、造反。这类人下场也不好。因为其他地方势力会反对他,自身实力又不足以统一全国。

3、拥兵自重。既不上洛,也不明着反,但是拥兵自重,既团结又斗争。这其实是地方势力尤其是掌握兵权的势力最好的策略了。

二、

最近还有一个心得,就是开始认真看待中医了。最近有吃完饭肚子疼或者走路感觉有东西走不快(腹部肿块),眼袋发黑(目框黯黑),肌肤甲错(我的手上的皮非常粗糙,我以为是冬天导致的,其实不是),口渴不休(我是水桶)、小便赤黄(很黄很黄),经常肚子疼、每次上厕所都觉得很急、好像晚一秒跑进去就会憋不住一样 [1],这就是要用九制大黄丸和大黄庶虫丸来清胃部的湿热。甚至这样胃部的湿热还会导致痔疮,这样病因的痔疮通过马应龙痔疮膏是治不好的,会反复发作。于是买了甘肃岷海制药的九制大黄丸还有南海制药的大黄庶虫丸。

其中这个大黄庶虫丸有点猛的呀,

大黄庶虫丸是一味活血破瘀的猛药,为抗癌中成药,它的主要成分是熟大黄、土鳖虫(炒)、水蛭(制)、虻虫等骏猛的中药。具有活血破瘀,通经消痞的功效。

土鳖虫、水蛭、虻虫都是虫子呀。大黄也是下胃火的。不过那个中医和旭升说得好,中病即止,就是病好了,就不要再吃药了,因为大黄丸是清热的药,长期吃下来,很容易损伤脾胃 [2]。

补足Windows漏掉的美感

Mac Mini现在降到了3700元的价格(499美元,要不是RMB贬值,还能更便宜,如果汇率为6的话,现在应该是3000元的价格)。很多人就想上车了。但是实际上,Mac目前能用来干活的事情,只有以下几项:

1、Final Cut Pro(剪视频)

2、Logic Pro(音频)

3、Pro Tools(混音)

4、xxxxx

此外,DaVinci Resolve在Mac上也有不错表现。Adobe全家桶嘛,据视频工作室反馈,目前仍然是Windows体验更好。所以,如果你不需要Final Cut Pro、Logic Pro、Pro Tools、xxxxx,那么你不需要一台Mac。

现在Windows平台仍然更适合做绝大多数事情,包括Blender和Krita,更不用说WORD、Excel等等软件了。但是,绝大多数想尝试Mac做日常工作的人,实际是想要有一个更好的心情,那种有美感的界面。In this case,我推荐使用该作者提供的壁纸系列[1],能提供美感而且与Windows的工程工业风比较搭。

人生有意思的地方

最近今年过年,老妈肺不好,今年新冠还在流行所以没有去老人家,老爸一个人过年跑到南边M山那边去放风去了,隔天中午就开回来说,没意思。我能理解他说的人生没意思,人到中年,该看的都看过了,该体验的都体验过了,剩下就觉得没意思了。

我能理解这样的想法,事实上这是不少中年人的想法。丧失了年轻的冲劲,属于自己层次的东西,该看也都看过了,不属于自己层次的东西,也不知道有啥好看的了。这样的状态,说明中年人的人生范围正在极速缩小。我觉得人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不同于I think there is one thing that is amazingly intriguing, which is to see what a seemingly common thing that happened long before (say, 10 years ago) to have a huge impact on the everyday life. The unanticipation and the expectation for these kind of unanticipations really attract me to start the new day off right.(呼,用英语表达爽一点)

原来还有倒油器/倒酒器这么一个好东西

原来还有倒油器/倒酒器这么一个好东西。宜家的304.347.37,直接谷歌搜索“IKEA 304.347.37”,就能发现它了,LÖSTAGBAR Pourer[1]。适用内径是1.9cm的油瓶(似乎是国际口径,我的西班牙产、上海分装的铁皮油桶正好是这个规格),长度7.5cm。再也不用担心把油倒洒啦。

其他的宜家商品,我十分喜欢IKEA 402.797.26的mug杯[2](IKEA 402.797.26是360ml、36cl[2],IKEA 602.797.25是240ml,24cl[3]),还有IKEA 601.735.64的压蒜器[4]。

宜家真的是工具主义者的好朋友,有品控却不会以奢华来收智商税,连以数字标记的商品品名都那么nerdy,同时又有一点点设计,真不错。喜欢。

The glow of danger

小心紫外线的反射问题

1、紫外线可以从开阔水域、沙子、混凝土和油漆过的墙壁上反射出来。混凝土等坚硬或光滑的表面反射更多的紫外线。Different kinds of surfaces can reflect UV light. dry sand can reflect up to 18% UV. At around 80%, fresh snow reflects even more UV radiation than grassy areas, which can reflect about 5% of UV light only.

2、Standard window glass,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Ultraviolet Association, will allow UV-A to pass through while almost 100% of the UV-B and UV-C light is blocked. However, mirrors that are made from polished aluminum can reflect as much as 80% of the UV light.

3、Different kinds of surfaces can reflect UV light. Dry sand can reflect up to 18% UV. At around 80%, fresh snow reflects even more UV radiation than grassy areas, which can reflect about 5% of UV light only.

真的是glow of danger。危险的蓝色辉光。即使是光源背对着你,也尽量不要去看它。因为各种墙壁的表面也可能反射紫外线。我就在光源背对着我时、看了几眼,眼睛酸痛了一个晚上,还好第二天早上恢复了。这如果正对着看上一眼,得有多大危害?

供应商主导研发的行业

最近苹果出了Mac Mini 2023,于是顺便看了一下苹果的显示器。发现他们的显示器,面板型号是LM270QQ2-SPA3,这一款的始祖版本LM270QQ1-SDA2在2014年第三季度就实现量产了[1]。sigh。难怪苹果在2022年3月推出Studio Display的时候,1W的售价还包含了一颗A13芯片、3对高级音响、高级光角摄像头等等配置,还配以苹果特有的高级工艺做工(自媒体拆机后发现的)。实在是面板太过于成熟,成本过低了,不多加点料连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仔细一看,发现这款显示器居然是运行iOS系统的,初始系统版本为iOS 15.4,后续还能更新系统。你可以理解为它同时是一款iPhone 11级别的手机。

扯远了,同系列其他型号LM270QQ2面板的显示器,淘宝上组装的只需要3300元,苹果要卖至少10800,贵了整整7500元,你说它黑吗,苹果的校色确实比LG都准,自媒体测出来是0.75对1.84的差距(越小颜色越准),更何况跟深圳的小作坊比呢。只是这售价,2014年第三季度就实现量产、已经量产了8年的LG面板,确实谈不上良心啊!

但是小作坊做的3300元的LM270QQ2面板的显示器,你敢买吗?这钱是省不得的。显示器生产仍然是有门槛的。首先无尘车间就是必须的一块。如果做不到无尘车间,灰尘进里面就会造成坏点。LG、苹果这样的大厂当然有这样的条件,但是小厂,必然是无法满足的。此外,显示器驱动也是需要专门配置的,小作坊买的显示器都需要下载LG的驱动显示效果才能好一些,更何况LG与苹果之间又有2.5倍的色准差异(1.84除以0.75)。不得不承认,专业性是有价值的。人家苹果就是图形行业的领头企业。同样按照行业领头企业的标准,苹果跟LG和EIZO这类专业显示器制造商相比,又极具性价比。如果你觉得苹果的产品不够有性价比,那只能说你不是苹果的目标客户。苹果的客户是图形行业的专业设计师,在这类人眼里,40000元的Studio Display XDR都算便宜的(对于这种不走量的商品,没到10W就算便宜了),更何况只有区区4W呢!

这让我想起,显示器行业与汽车行业何其相似!他们都有共通点,都是供应商主导研发,产品受制于供应商,但是主机厂又不是没有门槛的(比如无尘车间)。他们的产品的应用都是production级别的,稳定性不能差了。所以,实际满足稳定性要求的供应商的产品型号,实际上以8-10年换一代,而在这期间,实际上是没有真换代的。就LM270QQ2-SPA3这款面板,是2020年第二季度实现量产的[2],但是同系列的面板LM270QQ1-SDA2在2014年第三季度就量产了,到2022年3月,已经8年的时间过去了。按苹果显示器换代以前的6年一换代的节奏,这款Studio Display显示器可能要到2028年才会迎来下一代产品,也就是LM270QQ2这款面板要实际量产长达14年之久。汽车也是一样,实际就是爱信8AT(AWF8)+2.0T,汽车厂商最多也就是发动机+底盘是自己的,其中发动机还是多平台共用的。汽车领域绝大多数进步,也都需要依赖供应商自己去研发,但是你说主机厂没有门槛吗,也不至于,丰田制造的装配稳定性确实好一些,这也是小厂学不来的,这甚至涉及到整个国家产业方面的,德国、日本的技术工人也能找到好工作,所以流动性低,换作中国、美国流动性高,因此有利于互联网等新兴行业,这是国家层面产业结构决定的,有得就有失,邯郸学步是学不来的。当然,汽车行业每年换代,一方面是供应商比较多,一方面是经销商体系刚性太大,通过换代来调整价格不容易得罪经销商,但是最主要还是,通过换代来吸引消费者购买。汽车行业每年换代那纯粹是营销、行销领域的东西,与商品核心的东西无关。同样的东西,苹果不靠显示器赚钱,那他就懒得更新,6年才更新一次显示器。汽车行业就指着这个吃饭,那必然是年年换代,这样新车主就会觉得自己买了新款,实际上哪有什么新的东西,都是6年以前一样的老东西。